新闻中心
分类

中国篮协启动新周期人才选拔机制 向CBA俱乐部发函征集亚洲杯国家队推荐名单

发布时间:2025-10-29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(北京,电)中国篮球协会近日正式向全部20家CBA俱乐部发出官方通知,启动2025年男篮亚洲杯备战人才选拔工作,首次以系统性、制度化的形式邀请各俱乐部基于联赛表现,直接推荐其队内优秀运动员进入国家队候选名单,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男篮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迎来重要变革,旨在构建更为开放、透明且竞争性的国家队组建模式。

选拔机制革新:从“自上而下”到“上下结合”

根据通知精神,此次推荐工作遵循“俱乐部主导、数据支撑、综合评估”原则,各俱乐部被要求组建由主教练、技术分析师、队医等构成的评估小组,从竞技状态、技术特点、体能状况、伤病历史、国际比赛适应性及团队贡献度等多个维度,对本俱乐部符合资格的球员进行综合评议,并形成书面推荐报告。

与过往主要由篮协选拔小组观摩联赛、直接圈定名单的传统模式不同,此次改革将俱乐部置于人才发现和推荐的第一线,中国篮协在通知中强调:“俱乐部是培养运动员的主体,最了解球员的日常训练、比赛状态及精神面貌,充分发挥俱乐部的主体作用和专业视角,有助于更全面、更客观地发现人才,避免遗珠之憾。”

分析人士指出,这一变化体现了管理层思维的转变,它不仅是简单地下放权力,更是构建一个“篮协-俱乐部”协同共建国家队的生态系统,俱乐部通过参与推荐,其培养人才的价值得到官方认可,增强了荣誉感与责任感;推荐制度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,促使俱乐部在培养球员时,不仅要考虑联赛成绩,也要兼顾球员是否符合国家队的需求,从而在长远上引导青训和球员发展的方向。

推荐标准明晰:聚焦潜力、即战力与职业素养

通知中对推荐球员的标准给出了相对明确的指引,重点关注以下几类球员:

  1. 联赛表现突出者:在本赛季CBA联赛中,数据亮眼、关键场次发挥稳定、对球队战绩提升有显著贡献的球员。
  2. 特定功能型球员:在国际篮联(FIBA)体系下可能发挥特殊作用的球员,如稳定的外线投手、防守尖兵、高大灵活的内线、优秀的组织核心等。
  3. 具备发展潜力的年轻球员:年龄在23岁以下,已在联赛中展现出良好天赋和巨大成长空间的年轻才俊,为国家队长远发展储备力量。
  4. 职业楷模:拥有出色职业精神、团队意识、顽强拼搏作风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球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通知并未对球员的年龄、资历设限,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的潜在惯例,真正贯彻“能者上、平者让、庸者下”的竞争原则,这意味着,只要在俱乐部层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,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,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星,都有可能通过这一渠道进入国家队考察视野。

各方反应积极:俱乐部欢迎,业界期待

此消息一经传出,迅速在CBA俱乐部及篮球圈内引起热烈反响。

多位俱乐部负责人公开表示支持,一位南方俱乐部的总经理表示:“这是一种进步,我们常年跟队员在一起,对他们的了解更为深入,能够参与到国家队建设中来,我们感到责任重大,也会非常审慎、公正地完成推荐工作。” 另一家北方俱乐部的主教练则认为,这有助于激发球员在联赛中的表现欲望,“为国家队效力是至高荣誉,现在通道更清晰了,球员们会更有动力。”

中国篮协启动新周期人才选拔机制 向CBA俱乐部发函征集亚洲杯国家队推荐名单

篮球评论员张远分析称:“中国篮协此举可谓一举多得,它扩大了选材面,降低了优秀球员因各种原因被忽视的概率,它促进了篮协与俱乐部之间的沟通与信任,有利于形成合力,它向所有球员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:国家队的大门向每一位在联赛中努力证明自己的球员敞开。”

背景与展望:新周期,新挑战,新希望

此次选拔机制的调整,置于中国男篮近期国际大赛表现未尽如人意的背景下,更显其必要性与紧迫性,2025年男篮亚洲杯将是新周期内一项关键赛事,成绩直接关系到世界大赛的参赛资格,面对亚洲篮坛格局的快速变化,尤其是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队的强劲实力,以及日本、菲律宾、黎巴嫩等队的崛起,中国男篮亟需补充新鲜血液,优化阵容结构,提升整体竞争力。

可以预见,由俱乐部推荐产生的候选名单,将与篮协专家组根据联赛观察拟定的名单进行汇总,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“国家队人才库”,随后,国家队教练组将根据战术体系需求、球员状态及对手特点,从库中遴选球员组织集训,并最终确定参赛阵容。

中国篮协启动新周期人才选拔机制 向CBA俱乐部发函征集亚洲杯国家队推荐名单

这一过程将更加公开、公平,但也对国家队教练组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,如何将来自不同俱乐部、不同战术体系的优秀个体,快速捏合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整体,将是摆在未来国家队主帅面前的核心课题。

中国篮协向CBA俱乐部发函征集国家队推荐名单,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流程优化,更是中国篮球在管理体系现代化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,它标志着国家队建设开始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协作,从短期集训备战转向与联赛深度绑定的长期人才规划,尽管最终的效果仍需通过亚洲杯乃至更长远的大赛来检验,但这一变革本身所体现的尊重专业、广开言路、激发活力的思路,无疑为中国男篮的重振旗鼓注入了新的动能,中国篮球的未来,正期待着一个由多方合力铸就的崭新开端。

搜索